大学生如何学党史?华东师大学生话剧社在社会大课堂寻找新答案

发布时间:2021-07-05浏览次数:573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回望峥嵘岁月,革命先辈们的勇气与坚守总能带给人历久弥新的感动。时值建党百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指导下的镜双语学生话剧社将革命题材的历史剧《红豆》,搬上舞台。一群热爱话剧的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学校,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戏剧盛宴的同时,也展现了师大学子的青春风貌,将学生话剧的“思政”小课堂,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大阵地。

话剧《红豆》由宗璞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在民国末年风云变幻的大历史中,青年学生如何在先进分子的带动下坚定地投身革命、反抗黑暗与不公,找到人生的意义与方向。在创作该话剧的过程中,剧组成员屡屡被剧中人物的热情感染。这部话剧作品不仅是向建党百年献礼,更是当代大学生们学习党史,自我教育的创新途径。

 “00后”问道“50后”,携手探寻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并丰富人物形象,“00后”的剧组成员在筹备剧目时与筑心志愿队一同前往长征镇运旺新村社区,与社区老人们共同回顾红色经典,听离退休老人们讲述自己参与国家建设的动人故事。“50后”的爷爷奶奶们即兴合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经典红色歌曲。其间,一位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老党员特意创作了诗歌以庆祝建党百年,诗歌中回顾了国家发展建设的伟大历程。“永远跟党走”是“50后”老党员们传递给当代年轻人的不变情怀。529日,《红豆》剧组来到上海长寿敬老志愿者指导中心进行正式演出,社区近六十余位老人来到现场进行观看,取得良好反响。






穿越百年时空,青少年爱党爱国之心代代相传

镜双语话剧社不仅走进社区,还在建党百年之际走进上海中小学,将话剧辐射向更年轻的观众群体。65日,《红豆》剧组走进上海市江宁学校,为该校七年级的学生再次献上演出,台上的演员与台下的观众一起在戏剧营造的虚拟空间中共同构建了一部八十年前同龄人奋斗与抗争的历史。剧组成员借助剧中青年知识分子为祖国革命与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精神感召莘莘学子,通过“戏剧进校园”的新形式传播爱国主义教育。


看完演出,江宁学校的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王怡雯同学说:“这是一部关于爱国青年展开革命运动的话剧,我深深感受到了先进青年、学生对于祖国与人民的爱。。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致敬、重温历史。我被他们身上强烈的爱国之情所打动,被他们报国的一腔热忱所感染。”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着力推动“五育并举”,充分挖掘大学生原创话剧中的红色基因,在上海市长寿敬老志愿者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江宁学校的两场演出,是师大学子走出大学校园、积极服务社会的重要实践。参与本次此活动的剧组成员们表示:这次活动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大课堂,在校社共建、朋辈互促、自我教育的融合中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文:袁兆阳、陈思妍、王佳宁

图:王璐滢、柳翊婷、侯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