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对话红色经典,致敬峥嵘百年”读书会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1-04-20浏览次数:157

       2021年4月14日下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举办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系列党史学习之一的“对话红色经典,致敬峥嵘百年”会饮读书会。读书会由学院学生会主办,邀请额中国语言文学系罗岗老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朱康老师、黄锐杰老师担任荐读嘉宾,并由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4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作为分享人,与红色经典对话,体会不同笔触下的红色精神。读书会由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0级研究生夏侯迎翔主持。

       读书会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分享。

丁玲 《夜》、《在医院中》

       2020级本科生鲁月同学提出,许多批评家诟病丁玲的叙述是“无法看出革命火焰的”,但她认为丁玲的叙述并非是不满的发泄,而是殷切的期盼与鼓励。她认为,人是在艰苦中成长的,党也是如此,这两篇小说也是党逐渐发展过程的一个映射。

       2020级研究生王廷同学比较了两个作品的共性,双线并行,逐步展开主人公从黑暗至黎明的过程。最后,王廷同学总结道,在面临自我与革命的冲突时中,从作品中可以得到启示。我们应当听从内心的指引,坚定信念,在实干中前行。


柳青 《创业史》

       2020级本科生张若宸同学首先对《创业史》这一题目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史”,是通向未来的,而“创业”包含着创立家业和创立国家大业两方面 。毛主席语录、乡谚和农村的格言展示出村庄和国家的同构,以劳动作为中介,其导向了作为共同体的国家。接着,张若宸同学找到了三个有趣的观点:自由竞争、新人和生活故事。最后,张若宸同学提出了对“在党”的解读。“‘在党’到底是必须跟党同步调地同时在场,还是仅仅是身份上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这些问题在当今生活中仍激起回音,对我们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卞之琳 《慰劳信集》

       2019级本科生何雨阳同学首先介绍了作为《慰劳信集》历史背景的慰劳信运动。接着,她介绍了卞之琳先生的经历与作为现代派代表的写作风格。《慰劳信集》象征着旧的抒情到新的抒情的转变,也是相对晦涩的现代诗风的转向。通过文本的具体分析,何雨阳同学提炼了四个关键词,即“小我到大我的转变”、“新月遗风”、“奥登的影响”以及“追求和平的本性”,从主题、写法、结构与意蕴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深入。其中,对日军的残暴形象进行的解构,超越了鼓舞抗日的层次,带来了反战的情绪,这也引起了同学们新的思考。

       三位嘉宾老师对同学们的分享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于《夜》这部作品,罗岗老师提出了值得深入探讨的两个问题:入赘和生产。对于《在医院中》这部作品,罗岗老师提醒大家应当关注其独特的叙述视角。

       朱康老师将主讲过程中提到的“生活故事”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中,中国的作家们试图生产出与社会主义相匹配的一些文类形式,《创业史》正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完全确立的状况下所展开的写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外部世界决定了文学内部人物的生成。

       黄锐杰老师主要从“较于卞之琳三十年代现代派的抒情诗,延安之行对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的探讨。他指出,《慰劳信集》关键在于一个“劳”字。在《慰劳信集》的书写中,卞之琳完成了由抒情向劳作的转向。

       接下来为“大师对谈”环节,由2020级研究生王都作为引谈人。

       王都首先提出了过去对丁玲这两篇小说的批判与现在的经典化是否构成视差这一问题,以及其对当下我们重读“红色经典”的启示。罗岗老师强调,到了延安之后,丁玲意识到需要和真实的中国相遇,尽管这种思想情感上的变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针对《创业史》这部作品,王都提出,当下应如何去面对和阅读这样一部已经充分红色经典化的作品?朱康老师指出,可以从两种并行的视角进行解读,一是历史化的视角,二是“把对象从对象的位置中解放出来”。

       最后,对于《慰劳信集》这样一部创作于抗战时期的红色诗歌经典,黄锐杰老师认为,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感到迷茫且怯于面对现实。卞之琳后来选择了面对现实,并把诗歌写作的主要目的定为写“真人真事”,并在作品中出现了真正的“他者”,如修筑铁路的工人,而不再是诗人自我的分身。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嘉宾老师们深入探讨了“革命时期的同志之爱”、“社会主义之爱”、“女性话语”等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发言同学获得了本次读书会赠予的精美图书。

       互动结束后,本次读书会也接近了尾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时”。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重读经典,感悟经典,体悟共产党人的奋斗,激荡青春热血,迎接祖国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