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斌生活照)
钱斌,1988年生人,2006年考入教育技术学院,后转系进入对外汉语学院,同时在社会发展学院辅修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
2013年,通过直研,继续在对外汉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陈勤建老师,主修文艺学(民间文艺方向)。
目前从事出版传媒行业,任知名文化杂志责任编辑。
对母校的初印象如何?毕业后又有什么感悟呢?
中山北路校区里的浪漫气息在我的生活经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爱在华师大,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一种罗曼蒂克的情感,也是一种暖意洋洋的人文情怀。只有在华师大生活学习过,才能明白“文学是人学”这样的断语,为什么诞生在这里,而非其他高等学府。
断断续续在华师大生活了整整十年,中山北路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路,在我心里都有独特的名字。
工作以后偶尔在聊天中说出“爱之坪”“丽娃河”,偶尔接收到对方一个眼神、一个会心的笑容,隔阂与陌生突然就被打破,原来你也在这里。
您对所学专业有什么看法呢?
本科的专业对外汉语是一门非常综合性的学科。
从课程设置来讲,除了对外汉语的教学,以及语言相关的课程之外,还设置了文学、文化研究、民俗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除了提升具体的职业素养之外,也提升了学生本身的人文素养与多元可能性。
正是在本科的学习期间,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学科,民俗学。这门眼光向下的学问,帮助人们发现了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古老智慧与深刻文化内涵。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需求逐渐彰显,民俗学乃至文化研究的意义与重要性与日俱增,只有明白了“我是谁”,才能真正的独立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您就读期间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这些对您之后的工作有什么助益呢?
在华师大学习、生活了十年。大二时,我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在武警安徽总队安庆支队服役两年,获得过三等功,也拿过优秀士兵、嘉奖等荣誉,也是在差不多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返校后转入了对外汉语学院,还在学校丰富的辅修专业设置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通过对对外汉语与社会学综合的学习思考,2013年直研开始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担任了学院研究生会主席一职,组织了多场学院讲座,筹办了全国对外汉语学术年会,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也因为学院各方面的信任与培养,2015年赢得了国家级奖学金。
这些经历从方方面面影响了我之后的工作与生活,在校入伍给予我坚毅、勤勉,转系之后学院的辅导老师王骊玉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也令我迅速回复了学习生活,而担任研会主席期间与国内外顶尖学者沟通、交流的经历,也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我未来的媒体出版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活中的钱斌)
您现在从事什么工作?您觉得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现在是沪上一家知名文化杂志的责任编辑。从事出版传媒行业,是机缘巧合,也是一直以来的志向与愿望。大约从高中起,我就一直梦想着可以进入文化领域,用文字、用作品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之后在专业选择上,一直兜兜转转,好像是离这个行业渐行渐远。能够进入《书城》杂志工作,是各种意外的集合。
当然,并不是说科技或者经济领域的事业,没有值得人奋斗终身的意义与价值,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行业提供的经济回报远高于文化行业所能提供的。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文化行业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修行、不断塑造提升的过程。
在企业工作的感受是什么呢?您能谈一谈这方面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工作不像学习,可以独善其身,可以小楼一统。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因此也离不开失望与愤怒。
但传媒出版工作本身是快乐的,与国内外顶尖的学者沟通交流,近距离接触一流的文艺家、艺术家工作过程,贴近或者社会的,或者文化的发生现场,体验思想上的碰撞与交流,获得智性的满足;同时,也有一份还算体面的收入,养家糊口。
从学校走向社会,也许最难的地方在于保持初心的同时,接受现实。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总难免充满向往,充满希望;进入工作以后,却难免发现不可撼动的陈规与现实困境。是随波逐流,还是在拥抱现实的同时,在心底留下一颗小小的火种,期待未来的炬火?也许这才是真正困难的选择。当然,我的经历还不足以让我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您对想去企业工作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吗?
如果不嫌弃文化行业的薪资水平的话,欢迎所有的学弟学妹投身于文化领域的工作之中。
对外汉语专业在中国本土文化、文学的专业之外,还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角,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这些都是学院带给我们切实有益的滋养。
如果说一定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期待学弟学妹们,无论选择什么工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在自己乐在其中的工作,而不是在工作中消耗自己。
华师大培养了师大人独特而有趣的灵魂,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尽量不要令这份礼物在初出茅庐的几年中,被迅速透支。进入社会若干年后,你们也许会发现,这才是值得永远珍惜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