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首任所长为潘文国教授,现任所长是吴勇毅教授。研究所是一个较为松散的跨系所的科研机构,由从事语言应用研究的各领域的教师和研究者组成,以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为主。

       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包括语言教育、语言政策、语言规范、网络语言、社会方言等)、对比语言学、翻译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习得与教学、汉语教师发展等。研究所成立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大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委托研究项目,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著作,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重要的研究论文,编写出版了许多教材,为国家战略、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尤其是为中文和中华文化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应用语言研究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战略、城市发展和学科及专业建设为目标,扎根本土,面向世界,鼓励产生更多的优质的跨学科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原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民俗保护开发研究中心,由时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主任陈勤建教授创立。该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夏大学的学术渊源,五十年代全国院系调整后的兴起的民间文学教研实践,八、九十年代“民俗学”学科正式冠名后教研开拓,面向社会发展的时代选择。在国内大学民俗学教育研究领域独树一帜。陈勤建为首的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一直走在国内外学术前沿,其民俗学理论的前沿思考至今影响深广,他出版专著10部,编著9部,论文180余篇,获中国文联“山花奖”一等奖等省部以上社科奖7项。

       本世纪初,“非遗”在初入国门,理论与实践尚不成熟之时,陈勤建教授及相关专家,多次参与了国家和省市层面“非遗”理论构建、保护法规修订等奠基工作,从民俗学角度完善非遗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本土化。近十年他来参与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期探讨、申报、评定、研究工作,参加了国家第一、二、三、四、五批国家级及上海市非遗项目的评审。另外,受文化部委托,受命赴地方督察、指导山东、山西、安徽、及甘肃、宁夏、天津等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邀在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所作城市文化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主题学术报告,获得世博会执行主任的感谢状。因其非遗保护的突出贡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基于长期的项目实践和发展需求,2008年,中心更名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心秉承其在非遗学术研究中的优良传统,发表了多篇在非遗保护届极有分量的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和解放日报转载。出版《回归生活——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活化传统 守正出新——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优秀实践》多部非遗著作,承接多项民俗学及非遗保护相关的纵向、横向前沿性研究课题,以民俗学研究视角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元、深刻的理念思路,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很多创新性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在这个过程中,中心团队渐趋成熟,诸位教授专家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本着“经世济民”的学术理念,为政府和社会服务。团队参与了上海及长三角地方性非遗法规及规划的制定工作,多位团队人员作为上海市非遗保护专业委员会专家对非遗项目申报、专项项目评审等做了大量工作,对人员培训、术语解析等实践工作提供了专业咨询。团队人员参与了数十项有影响的国家、省市及地方古村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创意、开发策划或评审工作;撰写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的非遗乡土教材,为特色高中编撰非遗校本课程教材;以全新的理念和呈现方式为三林镇古镇、横沔古镇等编写地方志;受文化部非遗司委托负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多部传承人纪录片的拍摄……

       同时,我中心挂靠单位是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因此也担负着非遗文化传播的职责。我们不仅在高校中,在为各国留学生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中讲述中国非遗故事,组织非遗体验活动,而且我中心研究人员周晓霞曾担任意大利都灵孔子学院院长、瑞士巴塞尔孔子学院院长,美国纽约协进社孔子学院院长,现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级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主任;我中心研究人员戴岚曾任美国俄勒冈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孔院院长,近年来直接为非遗的国际性交流和研究做出了诸多贡献。我中心还一直保持着与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到今年已经17年。已派出教师、博士生十余人,这对于培养青年学者、对于本中心一直能够保持国际学术前沿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中心的宗旨是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角度出发,深化理论研究,保持学术前沿,并能够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大众教育、文化事业等当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实现学科服务社会、启迪民心、文化复兴的最终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民族地区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民族地区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主任为张建民教授。成立至今,充分发挥我校在语言教育方面的优势,聚集语言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专家建起推动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发展的平台,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2019年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用独创的模式开展推普赋能脱贫攻坚,在“新疆泽普县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能力提升”试点获得了成功,受到了教育部、上海市的高度重视。2020年中心承担了50所大学开展的“52个未摘帽贫困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的教学指导工作,使得 “华东师大模式”在全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使用,成为抗疫期间全国推普脱贫的典型。2021年中心承担了“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普通话示范培训”的规划统筹,引领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同年,获得“2017-2020年度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   

       国际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7月,主任为金雯教授。中心为依托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独立研究机构,积极推行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观念,致力于召集文史哲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研究国际汉学的经典难题。中心以中世纪至1800年间亚欧文化的交流互鉴为背景,使用哲学、宗教学、文学作品、西方人的旅行记事及物质文化等素材重构早期全球化中中国话语的地位和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将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在早期现代世界体系和“世界”观念形成的大语境中研究中国文化和典籍的传播,集成、翻译新材料并对这些材料做出深入解析。 

       与此同时,中心也将特别关注“故事”创作的方式及其传播媒介在当今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着重梳理全球短视频文化的叙事肌理、全球青年亚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等关键问题,充分对接当代城市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合理使用文化经济学研究与读者情感反应分析等方法。同时拟借鉴当代实验心理学手段考察外国读者接受中国话语和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机制,梳理文化传播与不同国家深层情感结构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