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管理教工党支部与崇明区绿华镇华星村党总支结对共建

发布时间:2024-10-28浏览次数:10

      10月25日,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党委管理教工第一、第二支部全体党员及群众代表前往崇明绿华镇,与华星村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抵达华星村,映入眼帘的是大片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错落有致的光伏板,不仅构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是近几年华星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低碳为主调,积极探索“渔光互补”“林下种植”等新模式,以“绿色经济”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华星村党总支书记胡惠春的热情引导下,党员们深入了解了“渔光旅”这一创新实践模式。该模式巧妙地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进行太阳能发电,部分民居的屋顶也试点铺设了光伏板,实现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同时在光伏板下方进行渔业养殖。这种多层次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土地和水体的利用效率,还大幅削减了养殖业的成本,为当地村民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参观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党员们前往低碳华星研学基地,深入了解了华星村不断探索的“双碳转化”新路径。通过“林上种柑橘、林下种菌菇”等复合式循环种植模式,采用“村企社”联合销售模式,致力于实现“种产销”一体化。在研学馆外的光伏栈道,党员们体验了低碳科技设施与智能互动设施,领略了光伏路灯、光伏座椅等趣味光伏创意,并在馆内观看了华星村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渔村蜕变为绿色能源、现代农业、文旅休闲、科普教育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历程。


      随后,华星村党总支与我院管理教工第一、第二支部开展座谈。华星村党总支部的胡惠春书记详细介绍了华星村的发展历程、面临挑战及未来展望,国汉学院王志副书记介绍了我院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优势特色,指出向国际学生展示优秀中华文化,介绍真实、立体的中国,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学生一直是学院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会上,双方对未来联合开展国际学生深入“美丽乡村建设”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签署了共建协议。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党建引领下的校村地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力量。

      本次组织生活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管理教工党支部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开展合作共建的有益尝试。不仅让党员教师们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新风貌,也激发了大家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传播优秀文化的热情与动力。党员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形成互相促进、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学院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