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稿件内容和格式
整篇稿件相关部分的内容及其序次为:标题,作者,中文提要(限300字内),中文关键词(限 5个),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如需要),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英文题目、作者(汉语拼音名或英文名)、英文提要(限100~200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以及作者姓名、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及电子邮件号请另页提供。
用英文撰写的论文须提供中文提要和关键词。
如论文属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的成果,请在正文第1页加题注说明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起讫时间、管理单位等。
稿件须提供详细准确的参考文献信息,如作者姓名(多名作者,姓名请全部列出)、出版年、著作名、出版地、出版单位、文章名、期刊名及出版时间等。
2.正文格式要求
正文中所有的标题均需独占一行,序号使用格式为:一级标题用汉字“一、二、……”,居中排列;二级标题用“1.1……”,三级标题用“1.1.1”,依此类推,均前空两汉字格,跟行文同。例句编号采用(1)(2)……的形式编排,全文所有例句连续编号。例句首行前空2字格,回行文字跟首行文字上下对齐。注释用脚注。
3.文中参引
(1)正文中引述文献标注顺序:作者、年代、页码(著作可加页码,杂志不加页码),外加圆括号。注意:括号、分号、冒号、逗号等均为中文标点符号。
a.引述一位作者的。例:人类的用声音传达意思的,“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吕叔湘 1998:11)。
b.引述两位以上作者的,中间用分号隔开。例:(金克木 1996:85;朱德熙 1982:38)
c.引述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的,作品之间用逗号隔开,按年代顺序排列。例:(吕叔湘 1984a:98,1984b:25,1996:34)。
d.引述一部文献多位作者的,中文用顿号隔开。例:(吕叔湘、朱德熙1952:18)。英文用“&”号隔开。例:(Li & Thompson 1985:23)。
e.引述文献作者三人或三人以上,中文第一作者姓名后加“等”。例:(陈嘉映等 2005:48)。英文的格式第一作者的姓之后加拉丁缩略语“et al.”,“et al.”为正体。例 :(Quirk et al. 1985:38)。
(2)转述文献,用圆括号标注出版年。例:
吕叔湘(1998)认为,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作者名字如为英文或汉语拼音,不论该名字是本名还是译名,参引时都只引其姓。其他译名比照英文名字。例:
Fishman(2001:169)则把土著印第安语也纳入其中,并将定义细化为“除英语以外的、与个人有着某种文化关联的语言”。
4.随文圆括号夹注
随文圆括号夹注主要用于简短的说明、译文的原文、全名的缩写或全称的简称等。
5.参考文献目录
按照作者的音序排列,前面不需要加序号。
中文作者按照“姓+名”顺序给出全名。英文仅第一作者按照“姓+名”的顺序给出,姓名之间加英文逗号,逗号后空一格,其他作者的姓名按其本来顺序给出。作者名采用缩写,如“Bambrough, R.”。
中外文献分开排列,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同一作者不同出版年的文献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同一年的出版物按照文献标题首词的顺序排列,在出版年后按顺序加abc……以示区别。
外文论文(包括学位论文)的篇名以正体书写,外文书名以斜体书写。篇名仅首词字母大写;书名的首词、尾词以及其他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参考文献格式:
(1)独著
姓名 出版年 《书名》,出版地:出版社。
吕叔湘 1983 《吕叔湘语文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Bambrough, R. 1963. The Philosophy of Aristotle.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注意:引述文献作者两人或两人以上,用符号“&”连接。
(2)编著
姓名主编(编著) 出版年 《书名》,出版地:出版社。
赵世举主编 2015 《语言与国家》,北京:商务印书馆。
Feldman, P. R. (ed.). 1997. British Women Poets of the Romantic Er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Grüter, T. & J. Paradis (eds.). 2014. Input and Experience in Bilingual Developmen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注意:单人编著用“(ed.)”,二人及两人以上编著用“(eds.)”。出版社精确到城市,不需要写州的名称。引述文献作者两人或两人以上,用符号“&”连接。
(3)译著
原作者姓名 出版年 《书名》,译者姓名,出版地:出版社。
让-雅克•卢梭 1996 《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Lacan, J. 1977. Ecrits: A Selection.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Norton.
注意:引述文献作者两人或两人以上,用符号“&”连接。
(4)论文集中的文章
文章作者姓名 出版年 《文章标题》,《论文集名称》,论文集编者姓名,出版地:出版社。
陈章太 2009 《语言资源与语言问题》,《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续)》,王辉、周玉忠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More, H. 1997. The black slave trade: A poem. In Paula R. F. (ed.), British Women Poets of the Romantic Er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Grinevald, C. & M. Bert. 2011. Speakers and communities. In P. K. Austin & J. Sallbank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注意:单人编著用“(ed.)”,二人及两人以上编著用“(eds.)”。引述文献作者两人或两人以上,用符号“&”连接。
(5)期刊中的文章
文章作者姓名 出版年 《文章标题》,《杂志名称》期数。
周芬芬 2014 《论微语言的社会语用平衡》,《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Carreira, M. 2004. Seeking explanatory adequacy: A du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term “heritage language learner”. Heritage Language Journal 2 (1), 1-25.
King, K. A., L. Fogle, & A. Logan-Terry. 2008. Family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2 (5), 907-922.
注意:引述文献作者两人或两人以上,用符号“&”连接。
(6)报纸文章
文章作者姓名 出版年 《文章标题》,《报纸名称》(版),出版月日。
彭聃龄 2015 《理论研究须根植基础研究》,《人民日报》(第7版),9月17日。
Manning, A. 1994. Curriculum battles from left and right. USA Today 2 Mar.,5D.
(7)网络作品
作者(机构,政府) 网页标题,网站名,网页制作时间,访问路径。
教育部语信司 2015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初见成效》,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14/2015_9_14/1_14_6100_0_1442210891046.html。
Eilola, J. 1994. Little machines: Rearticulating hypertext users. Retrieved from ftp://ftp.daedalus.com/pub/CCCC95/john-eilol.
National Heritage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 (NHLRC). Tenth heritage language research institute. Retrieved from http://www.nhlrc.ucl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