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校时,我对华师大的印象是:这是一所华东地区乃至在全国范围内师范教育最好的高等学府,但当时对于自己所学的对外汉语专业,一开始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以为这是一个中文系与英语系各半混合的课程,一个跨学科、边缘学科的统整。入读之后才发现,其实它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中文系与英语系的课程拼合,更多的是两种语言以及对它们所承载的文化的习得。
从那时开始,我才对这门专业有了新的定位,即它具有融会贯通和创造性应用。也正是于此,让我们在毕业之后无论从事哪种工作,都能既有中国语言文化的根基,又具备全球视野和中外融通的本领。这些认知,其实在大学就读时还不是很深刻,但毕业之后,就我本人从外贸服务行业到目前的国际化教育的这一从业过程中来说,我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当年在母校接受的中西两种文化相融通的这一特殊专业给予我的帮助。
现今,对外汉语这个专业,应该也是扩展到国际汉语与汉文化这样一个更宽的领域。我觉得,在专业研究和发展前景方面,未来的下一代年轻人,无论从事什么样工作,他们都是需要有自己本族的母语的语言和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时还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和悦纳异文化。这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学习,而是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以及学习语言所带来的思维开阔。
如果最终你不能成为一个开放,包容,悦纳,或者创造性地去帮助跨文化交流的学习者,那这样的学习就属于比较浅层次。对外汉语的学习需要一种更深层次的融通,如果能够做到这种融通与应用,那我相信,毕业后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会有很好的未来。
曾经在本科就读期间,我为了凑一个学分,选择了一门英文打字的科目。之后由于没有认真学习,以至于考试时因差了几分而“挂科”。回顾这一段经历,印象特别深刻,也着实给了我教训。从那一刻起,我感悟到,再小的事情,只要是自己的选择,那就要尽全力去做好,否则很有可能,即便只是件小事,因为你没有努力去做,最终可能引发一个大问题。我当时正是因为这样一次疏忽,没有重视这一门只有一个学分的英文打字科目,而影响了当年的评优及奖学金,这也是我大学在读期间唯一一年未获得奖学金。
至于取得的成绩,除了奖学金之外似乎也没有其它特殊的项目。不过大学期间,让我觉得尤为珍惜的一个机会是,在大三末即将升读大四的期间,团市委到华师大来招募一名在校生,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陪同专家做一场大会的翻译。我有幸在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因公出国的机会,并在那时,与我目前的雇主——协和教育集团第一次结缘,也正是通过那次机会,让我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协和教育集团的创业工作中去。这也是我之后乃至至今一直为此奋斗的事业。对于当时的华师大,特别是对外汉语专业,破例给予一个本科在读生因公出国的机会参与到这样一份社会实践中去,对于我毕业之后的工作可谓是从机缘一直到实力的双重加持。
选择现在的工作的原因是对于我目前从事的中西融合的国际化教育工作而言,我所掌握的非常扎实的基础是源于在大学阶段包括中学阶段,我一直都在中西融合的环境理念中,并一直朝着中西融合的目标而努力。
目前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使得我们未来的下一代,是能够充满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人。他们既不是在国内应试教育的高度内卷中无奈挣扎的学生,也不是被纯粹的英式或美式教育或者其他舶来教育早早洗脑的小朋友。他们是能够真正在自家门口就能够接受到国际化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不是出国的应试跳板,也不是对于国内课程简单的外语增加,而是真正地培育他们成为有中国根和魂的全球视野的年轻人。
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季,我想对同学们说,根据自己的考分能够上尽量排名在前的学校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也可以再思索下,能够寻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有潜能天赋,也愿意投入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你未来在这个领域中的努力不是因为别人或者外在的强求或者眼光,而是仅仅因为自己的热爱,从而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才是真正能够让你在未来的就业或者创业的过程中脱颖而出。
在一个再细小的细分市场中,也要努力做到头部,这个是需要天赋、努力与热情的,缺一不可。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