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信仰、专业、事业”主题党日活动 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我们大学生”主题微党课

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38

   

       2025年5月2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作为2025年度华东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联系支部,联合2023级专硕研究生党支部,在格致楼419室开展了“信仰、专业、事业”主题党日活动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我们大学生”主题微党课。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与支部结对的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党委书记黄美旭参与指导。

       活动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李闪闪同志的主持下依次开展,结合党的理论精神与支部学习实践,通过华东师范大学来华留学暨国际中文教育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口述史经验分享、“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我们大学生”主题微党课、“与校长面对面,说说心里话”互动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党员筑牢信仰之基、高扬信念之帆,做好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结合。

       口述史,作为一种通过口头资料研究历史的方法,伴随着现代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给多个研究领域带来了多元化的历史视角。此次,华东师范大学来华留学暨国际中文教育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口述史活动,通过对学校教师、知名校友的访谈工作,不仅挖掘、记录了“华东师范大学来华留学和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历程的珍贵记忆,而且增强了师生校友的凝聚力量,引导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我校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筚路蓝缕的学科建设精神。

       在林月桂、陈勤建、潘文国、徐子亮、卢慧文等学者口述史访谈集锦视频的带领下,学生党员们仿佛“重回访谈现场”,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口述史访谈活动,不仅更加深入地领会到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学科命运的内涵,而且坚定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信念。


       博士生党支部学生党员李慧同志在系统整理原华东师范大学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姜海山同志口述史访谈资料的工作过程中,深刻体悟到姜海山同志彰显出的共产党员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全面实施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同步开启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针对中外学生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理念、制度认知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差异,以姜老师为代表的学校初期留学生工作班子群策群力,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革新、教育制度完善及教师教学模式创新等系统工程。正是在这一困难重重初步建设的基础上,华东师大才得以成为上海第一批建立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的高校,并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持续保持对外汉语教育专业名列前茅的优势地位。

       吴健同志对本次活动主题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信仰、矢志不渝的事业追求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将有力推动青年党员健康成长。随后,他以《以优良党风促学风,做新时代全面发展大学生》为题讲授微党课,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背景与内涵出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青年党员在价值观塑造期严守纪律的关键意义。

  

       针对学生党员实际,他通过剖析“小官僚”做派、“躺平”现象、学术不端等典型案例,提出要在科研学习、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纪律意识、社会服务及政治学习,六个方面重点开展自查自纠、防微杜渐,以高标准淬炼党性修养。

       随后,吴健同志与学生党员围绕科研、生活、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指出,学生党员要学好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以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智能时代的挑战,尤其是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要积极推动中外交流,共同推进多文化的和谐互鉴。

16.jpg 

       活动最后,黄美旭同志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口述史活动让同志们从老教授的生活实践中坚定信仰,吴健同志的微党课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她寄语全体学生党员,要坚守信仰、勤修专业,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做“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肩上有爱”的优秀党员!



文稿|向娜

校对|李闪闪

摄影|朱晓睿、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