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圈”新尝试,助推三校国际中文教育 || 华师大、复旦、上外三校教工党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6浏览次数:10

       2024年12月13日下午1点半,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汉语言系教工党支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的35名党员教师,齐聚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801会议室,举行三校教工党建联建主题党日活动。

       这是继2024年上半年,汉语言系教工党支部与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以及我校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党支部,分别举行以“党建聚力支持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数据科学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新发展”为主题的党建联建主题党日活动之后,第三次组织跨高校、跨学院的此类活动。

1.png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在此背景下,本次三校联合党建活动以“党建引领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国际中文教育中外研究生培养”和“来华留学生本科教学”两个关键问题,探讨新形势下教学科研一线的党员教师,如何将党建与工作结合,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应对新问题与新挑战,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书记王颖首先致辞,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来访的党员教师们表示诚挚的欢迎。王颖书记表示,高校改革主力军就是我们的专任教师,改革推进到哪里,党建就跟进到哪里。三校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各有特色和优势,三校党支部联合开展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很有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吴剑锋副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师资队伍、招生规模、培养定位、学生工作、学生就业等情况。许国萍副院长则介绍了学院汉语言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向,并详细阐释了复旦大学“2+X+Y”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孔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胡文华介绍了复旦大学“新汉学计划”博士生的培养情况,还与在座的党员教师们探讨了国内高校与孔子学院的创新合作模式。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书记王颖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吴剑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许国萍

复旦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胡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汉语言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祁峰向在座的党员教师们简要介绍了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招生情况、学术能力建设、特色学生活动等内容,并分享了自己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心得。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文娟介绍了学院的教师队伍培养、课程思政形式创新、本科专业建设成果、特色系列课程、知行合一双创实践、卓越育人成绩等内容,并着重强调了学院中外融合、“语”“文”并举、知行合一的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传播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汉语言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祁峰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文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鹿钦佞介绍了学院的学生层次、内设部门、学生人数、师资力量等,对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同行们在教学工作上给予的支持和分享的经验表示感谢,并期待未来进一步合作。留学生中文教研部主任邵洪亮介绍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导师点题、学生分享”的形式组织每周专题沙龙,对研究生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鹿钦佞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中文教研部主任邵洪亮

       随后,大家就“如何组织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赛事和学术会议”“如何更好地组织研究生的毕业实习及其他实践活动”等议题展开了自由讨论,党员教师们热情分享了自己指导留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以及指导留学生学位论文方面的经验。

       最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书记张艳莉总结表示,此次联合党建主题党日活动是三校教工党支部的一次勇敢“扩圈”。党建要引领本职工作,通过促进党员之间的跨院系、跨学科交流,来借鉴“他山之石”,总结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更好地凝心聚力,共同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书记张艳莉


       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三校教工党建联建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具有创新性的党建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来自不同高校的党员教师之间的彼此了解,而且为后续进一步合作,促进新形势下上海地区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吴晨露、祁峰

审核:文娟、王志

撰稿:吴晨露、祁峰